活着小说 你被余华的小说《活着》震撼到了吗?
原文标题:你被余华的小说《活着》震撼到了吗?活着小说
原文发布时间:2019-05-17 19:57:45
原文作者:彩月仙子。
如果您喜欢本文,请关注头条号【彩月仙子】阅读更多相关文章。
如果您是本文作者,不希望我们转载此文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很难有一部小说让我静下心来一口气读完,然而余华的《活着》做到了。它带给我的震撼也是前所未有的。
小说讲述了本是徐家少爷的福贵,沉湎嫖赌以致输掉家底一百多亩田地,气死了他爹后,成了原本自己土地上的佃户。他娘的一句"活着高高兴兴,就不怕穷"让他对生活总怀着希望和期待。在一次去城里给病重的母亲取药时被国民党抓了壮丁上了战场。历九死一生回到家时,他娘已病逝,女儿凤霞因高烧失语。懂事能干的儿子有庆在十二岁为救刘县长的生产女人献血,被黑心的医生抽干了血而死。福贵亲手埋葬了儿子后,患软骨病妻子家珍病重日笃。
当哑女凤霞嫁给城里拖板车的歪脖子二喜后,这个历经磨难的家庭才多了些喜气与幸福。然而凤霞生下儿子苦根后不幸血崩而死。之后妻子也油尽灯灭撒手而去。二熹背着苦根干活,照理还可守着,不幸的是在苦根五岁时,被石泥板夹成了肉糊。福贵与苦根相依为命,想着还留着徐家的一条血脉,苦是苦,累也累,有了苦根,活着就有劲头。哪曾想,那艰苦岁月,吃了一锅豆子的苦根饱胀死了。最后留下福贵和他买来的老牛相依为命。在傍晚的风里,用粗哑的噪音唱道他一身的写照一一一少年去游荡,中年想掘藏,老年做和尚。
余华以朴素乃至粗砺的语言,冷情客观地叙述福贵及其家庭的命运,诗史般真实地呈现个人与命运,命运与现实之间的关系。福贵的一生是苦难的一生,也是他并不自以为苦难的一生。虽然他亲自埋葬了一一个离他而去亲人一一一父亲,母亲,儿子,女儿,妻子,女婿和孙子,而读者却读不出他面对苦难的软弱与绝望。这也许就是小说令人震撼的原因。
作者在叙述故事时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,而非第三人称的叙述角度,让福贵讲述自己的故事,而不是以旁观者来审视别人的生存状况。叙述角度的改变,不仅仅传达作者的认清自己便认识了世界的创作理念,更形象地表现对生命意义的探讨一一是"活着“还是"幸存“。
在福贵看来是"活着“,而在别人看来或许就是"幸存“。福贵历尽苦难仍然是乐观的,积极的。苦与乐,幸与不幸在福贵身形成鲜明的对比,读者在历览他的一生苦难时是震撼的,在体味他的乐观与忍耐时依然是震撼。正像小说结尾中写到的一样:
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,黑夜从天而降了。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,那是召噢的姿态,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,土地召唤着黑夜的来临。
读者能分明感受到作者的冷静叙述里悲悯情怀,不是发泄,不是控诉与揭露,而是排斥了道德评判的真理追求,来展示纯美的高尚。是对一切事物理解后的超然,是对善恶的一视同仁,是用同情来看待世界。
"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,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。“这是对生命意义与价值领悟,即自己是自己。这同样也是令人震撼的。
正文完,原文标题:你被余华的小说《活着》震撼到了吗?
原文发布时间:2019-05-17 19:57:45
原文作者:彩月仙子。
活着小说 活着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