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启贤:读后感怎么写,读后感是应用文吗
发布时间:2019-08-01 08:00 来源:陆生作的聪明作文法
原文发布时间:2019-01-03 14:32
原文作者:陆生作的聪明作文法,如果您喜欢本文,请关注原文作者。
原文作者:陆生作的聪明作文法,如果您喜欢本文,请关注原文作者。
读后感是应用文吗
文/徐启贤
课外习题:
- 读后感是应用文吗?
这是常识,还用问?听到徐老师的问题,表兄不假思索地答:“是!”
表妹则递上一文:“你看吧,不是应用文,是什么?”
读《草房子》有感翻开这本书,我就激动……
我佩服秦大奶奶。她原在当地受排挤,自从桑桑进了她的小屋,她就对油麻地小学产生了好感。她为学校的一个南瓜而不幸溺水去世,这一举动打动了我,——她用一种没有声音、没有影子的语言来表达对油麻地小学的爱。
……
这是一座温馨的学校,处处涌现感人事迹……这片土地充满了爱。
结尾也唯美,让我爱不释手。
从构造上看,这无疑是应用文!可徐老师认为:“它却不是读后感!”
“啥?”他俩以为听错了……
徐老师解释
此文只记录了读《草房子》时产生的“感”,与脂胭斋批注《红楼梦》、金圣叹批注《水浒》的手法类同。区别在于:前者写在稿纸上,后者批在书上,都属于“读书笔记”(应用文)!关于应用文有这样一段解释:“应用文写作是为了公务和个人事务而写的,用于解决实际问题。人们通常把应用型文章的写作称作应用写作。”
哇,这个老头儿竟一棍子把表妹心目中的读后感,打成了读书笔记!
他俩蒙了,不禁要问:“那读后感属于什么文体?”
“变种的议论文。”徐老师自信地说。